English

应试教育与独生子女政策

2005-09-01 10:35:00 来源:书摘 郑也夫  我有话说

各位老师好。我是1968年7月离开母校的,算了一下,到现在正好是三分之一世纪。来前,赵老师对我说你随便讲。我想还是应该讲一个和八中的教师们有共鸣的话题。最后决定谈一下对当今教育的几点看法。

第一,应试教育产生的原因

前些年我国主抓教育的领导人提出“素质教育”、“应试教育”两个概念,呼吁以“素质教育”取代“应试教育”。坦率的说,我觉得“素质教育”的话是浅薄的,没有找到原因、打中要害。以“素质教育”取代“应试教育”,学校敢响应吗?响应完了怎么对得起家长对得起学生呢?从另一个角度看,我们目前应试的科目,语文、数学、物理、化学,哪一个学科设立的时候不是素质教育里最主要的成分?怎么就变成了一个应试的工具,变成了另一个样子的东西?换句话说,如果我们觉得现在考个五门六门,窄了,很多重要的素质没考虑进去,需要再加一些科目,然而一旦竞争非常激烈,加进的东西就可能变质,达不到提高素质的目的。

我觉得应试教育产生的直接原因非常简单,就是高考竞争太激烈了。高校如果不扩招,竞争的激烈程度仍然是十几个人取一个或者八九个人取一个,应试教育几乎是不可能改变的。所以,要改变它也异常简单,就是高校扩招。

但是扩招只是把竞争和矛盾往后推延,推延到毕业以后。也就是说,高等教育招生少,竞争主要是在高考的时候。如果招的多,竞争程度在高考时降低了,在毕业的时候就激烈了,有的人就找不到工作了。即使如此,今天我仍然支持扩招,因为没办法,学习还有罪吗?至于以后的竞争,那就大家自己承受吧。家长首先不能承受的是孩子念不了大学,其次在日后又承受不了孩子找不到工作,先要解决当务之急。何况走过这么一遭,大家看到扩招后毕业生不好找工作,下一茬学生的家长就会掂量了。事物的几个方面都看到了,我们就可能把事情做得更完善、周全一点。

如何使事情处理得比较周全,我觉得从深层原因上说,就不该有这么多人竞争高考,应该早期分流。这是说应该,现实上能不能做到另说。德国就是这样的,德国年轻人在初中后就开始了一次重要的分流,有些人就准备做技术工人了。德国的教育制度非常成熟,最初做这样选择的人,如果学习的潜力好,还想继续深造,还有进入大学的机会。因为分流,大家不走一个独木桥,就把矛盾缓解了。我看过《北京晚报》有一个报道,现在北京的技工学校毕业生95%都找到了工作,比大本毕业的人找工作容易。预计企业的需求还没有满足,因为企业已经把2006年技工学校的毕业生都预定了;而现在北京市的技工短缺数是33万。社会上有这样的需求,就业又容易,但这能不能使得千家万户的孩子早期分流,去学技工呢?在我看起来,并不乐观。因为多数的家庭――我强调是家庭而不是孩子,很多孩子是没有自主性的――是家长说了算的,多数家庭的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考技校,原因就是我所认为应试教育产生的根本原因――独生子女。

在多子女时代,早期分流实际上在家庭内就完成了。那时一个家庭多则七八个孩子,少则三四个孩子,多数家庭没有承受全部孩子都上大学的能力,就由家长和学生一同做出早期分流。龙生九子各不相同,相对而言,几个孩子之中会有人多念书,有人少念书,从家庭开始,社会自然而然在早期就造成了分流。分流以后,高考的竞争就不会那么激烈,应试的道路就不会走得那么坚决。

后来独生子女时代来了。二十余年的独生子女时代造成所有家长对孩子都有非常高的期望值,特别是大城市,太多的家长抱了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。多子女构成一种自然的生态,基本可以根据个人性格、智力、耐心等等因素选择自己的道路。但是独生子女不成,独生子女要承担一项特殊的任务:满足父母的愿望。也就是说,在独生子女的时代,家长们扼杀了孩子不上学的愿望,要孩子必须走这一条路。多数家长这样做,最终导致了高考竞争过于激烈。

我个人认为独生子女政策的深远后果在渐渐释放,被我们渐渐看到。现在我们对独生子女的政策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和认识。应该说,独生子女政策是中华民族为人类做出的一个伟大的试验,我们承受了代价,全世界各民族可以无偿地从我们的试验里得到很多经验。毫无疑问,我们从独生子女政策中获得了很大的好处,延缓了人满为患后果的出现,但我也认为,对此其实也应该打点折扣。如果经济搞得顺利,人再多点,也不像原来所说的那样绝对不能承受。一个最简单的账:世界上人口密度比中国大的国家和地区有17个,其中多数经济水平高于中国。不要光说人多,我们有13亿人,我们还有这么大地方呢。多数发达国家的人口密度比我们大,日本的人均密度比我们大多了,德国、法国的人均密度比我们大,以色列的密度大到极点,同样搞得很不错。所以认真地说,控制人口是对的,但是说人口过多是中国经济不发达的主要原因,是胡说八道,是被用来推卸经济没有搞好责任的一个廉价的借口。我同意搞计划生育,但是我要强调另一点,经济学家常说一句话:天下没有不要钱的午餐,人口控制的代价是很大的。这就是:数量上得到了抑止,可是质量降低了。我碰到很多胖孩子的家长,问怎么把孩子养成了肥仔,他们都说没办法,就一件事,管不住孩子吃巧克力。肥胖是一个最外在的不太要紧的事情。要紧的事情很多,如我们中华民族下一代的性格、意志力等等非常重要的东西;可是目前这种情况,青少年人格培养中有些极其重要的素质不能按照我们的愿望发育,而人格的形成可能会因为一个参数变了,就全变了。

第二,从大学角度看应试教育的恶果

独生子女政策导致了应试教育的严重后果,最终导致了学生大学阶段的一些负面的特征。

第一个负面后果就是大学生厌学现象。从大学的角度看,学生厌学严重。中学时期要为高考奋斗,这是人生最要紧的一件事情,学校、社会、家长挟一种冠冕堂皇的,总体上也符合学生长远利益的话语,通力合作,把学生死死地按住,学生年纪小抗争不过,还是就范了。考上大学以后,前途大致上有了保证,厌学情绪开始释放,拒绝再努力学习。可以这么说,一个厌学的人,不论进入什么学校,今后注定不会有什么学术成就。当然导致厌学的也不只一个原因。我认为也得从我们这些教师身上找点原因。大学有相当数量的师资不够格,或者水平低。很多教师在传授知识传授思想的时候缺乏魅力,对学生没有感召力。老实说,这是学生厌学的重要因素之一。我认为,大学里面有相当数量的老师是不够格的,大学的教育体制也是必须改革的,否则误人子弟。但这一导致厌学的因素还得屈居第二,第一位的因素还是中学的时候学生学得太累了,心理上受了伤。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必然是到大学里要松一口气,长休一阵子。我看到过一个哲学家写过非常生动的一段话:“让一个孩子在非兴趣的基础上去学习,就是在春天的时候摇晃一棵苹果树,你不但不能摇下苹果来,相反使得苹果花纷纷落地,以至于到了秋天应该收获的时候你不再能收获到苹果了。”我觉得这话非常凄美。我们到秋天的时候收获不到果子,是因为我们犯了一个大错:我们这些家长、教师用自己的双手造就了这样一个悲哀的事实:我们所最钟爱的下一代难成大器。

我曾经同数学家杨乐先生有过一次谈话。杨乐先生坚决反对我们现在的数学奥校,说,少年时代不要逼得太紧,不要揠苗助长,要重视兴趣,搞数学是个马拉松。前一段跑得快什么也不说明,后面什么结果,鹿死谁手不好说,前面千万不要着急。我为了让杨先生能把道理说得充分点,故意反驳他:“杨先生您这话说得刻薄了。听说五十年代的时候,报纸上介绍您,说您高二、高三的时候做的数学题不计其数。你做上千道数学题今天成了数学家,为什么告诉别人不要做这么多题呢?”他愣了一下说:“我是做题做得挺多的,没有人逼我,我自找,我有兴趣,以苦为乐,我高兴。”这话蕴涵着一个真理。出于自己由衷的热爱,无法按捺的兴趣做事情,和被逼迫做事情,表面上看也许相同,但实质上是完全不同的。有的人少年时不怎么用功,大器晚成,那你只好听其自然;还有的孩子像杨乐少年时候,也挺好。只是你不能让不愿干的人拼命干,把他的元气耗尽,使他兴趣衰竭。

给学生保留学习的兴趣和后劲是非常要紧的。十八岁的时候考上北大清华了,然后厌学,还不如考上稍微差一点的学校。没考上北大清华,问题不大,只要后劲足,没有毁伤兴趣,大学时期学习热情仍然很大,就几乎一定可以超过虽然考进北大清华却已经厌学的孩子。这实际上是个风险投资,在每个阶段里都不能把劲使得太狠了。我想每一个行业里称职的老师父其实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。我们这里竞争太激烈,激烈到身不由己,但是如果我们负责任的话,还是应该照着大器晚成,照着那种成大事的目标来培养。所以我觉得越是对那些天赋非常高的学生,越不要让他早期的劲使得太大,不要苛求他总分很高很高,那是亏待他。鄙人现在北京大学教书,当我母亲电话告诉我在美国的妹妹,我调到北京大学当教授了,她的第一句话就是“他考都考不上北大。”这是真话,要是考的话,我真考不上北大。就是说,要是倒退回来,以我的智力和现在的好学生比的话,我肯定考不过他们。因为当年读书的时候,我也从来就没有读过班级的第一二名,年级的第一二名更到不了,要考上北大清华就不容易。我的例子也可以说明,不要把人生的第一次竞争看得太重要了,北大有很多学生毕业以后很平庸。我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早年吐血了,后来厌学了。

无论你要做数学家还是诗人,真正的雄心都应该超过对一所名牌大学的向往,真正考虑自己长远的发展。我觉得能够真正造就学生的雄心壮志,

是功德无量的。现在很多学生,无论是中学生,大学生还是研究生,没有雄心壮志

。这是一种悲哀。比如说我们大批的硕士毕业生,毕业以后最大的愿望是去外企,月薪不能低于四五千块钱。但我觉得他们是把自己贱卖了。还有好多理工科的毕业生,最大愿望也是进外企,做什么呢?做推销员。那样月薪确实能挣五六千、六七千。有一个智力非常高的硕士毕业生,他最大愿望就是到西门子去做推销员,他懂技术,说出的话很在行,外文也好,企业能雇到这样的推销员当然太好了,一个顶俩,可以给高薪。但是这个孩子的智商要是一百五十,就是稀缺人才啊,他给自己定价了,一个月值五千块钱。我们替他可惜。他可以做数学家。一个人群里有几个人可以做数学家?多大面积的筛选能出这么一个人才?他这样绝对是贱卖自己。以他这么高的智商,在很多领域里都能够有所成就,但他欠缺在中学时代应该注入的一种“激素”――雄心壮志。我们的学校应该通过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为学生普遍培养雄心壮志。一个人有了雄心壮志,身上的其他的硬件就能够很好的组合起来,凝聚起来,就能够帮助他日后的发育,保佑他长成一棵大树。

第三,培养独立性

我同意独生子女政策,但不同意这个政策永远推行下去,我认为可以见好就收。以后两个孩子也不是不能承受,特别是当经济有了相当基础的时候。何况因为不再娇惯孩子了,养两个孩子花的钱就不是一个孩子的两倍,顶多一点五倍。在多子女家庭中更可能从小造就一种俭朴的生活态度。很多道理都是此一时彼一时,此一时其实不都正确,只是有一部分道理,彼一时也不都是错误,也有一部分道理。前一个时代,苏联有一个教育家马卡连柯,说过这么一句话:“一个家庭只养一个孩子是对社会犯罪。”他认为只养一个孩子,将来其性格可能会成问题。这话一点道理没有吗?今天既然确定了独生子女政策,人口增长缓慢了,应该反过来想一想独生子女的弊病,努力克服。

我认为,中小学阶段都应该各有一年寄宿生活,这应该成为一种制度。这是在育人,没有什么事情比这个更重要,为了后代能够很好的发育,应该不遗余力。家长没有选择的余地,必须接受。住宿的话,同学间的关系非常亲密,对培养性格、培养互助精神来说效果最大。现在很多孩子太依赖父母了。我们有句老话“身在福中不知福”,父母对他们这么多的照顾,他觉得都是应该的。一年寄宿生活,能让他加深对父母的感情。因为有时候有距离才能产生感情,有距离才能理解。否则你给他当牛做马他也不念你的好。

我们要全面地理解所谓能力。整个中国教育的一个误区,就是我们过于把能力和学习成绩划等号,这样的理解太狭窄了。一些中国人带着自己的孩子到美国,孩子在美国的小学校里念书,他觉得自己的孩子最好,因为他的孩子在美国学校里的学习成绩非常好。但是美国的教师认为他这个孩子的培养不及格:生活不能自理,没有交往能力。因为对孩子的培养,首先是其自理能力,第二是能和别人合作。孩子为什么与人不能合作?因为没这个能力,因为没这个能力,除了念几本书以外什么都不会。这样的例子在中国人里非常多。我妹妹的孩子在美国读书也是属于班里学习最好的,尤其数学学得非常好,这样就可以单科跳班。美国学校就这样,你有这个专长,不能委屈你。他别的课还跟原来的班学,数学从来就是拎出去学。但是其他方面,他可以说根本就不及格。没有任何生活自理能力,一切的事情都靠父母。有一次他去参加十岁孩子的暑假夏令营,到那里第一天就大哭,因为他妈不在那儿。别的学生老师都不能理解,都这么大了怎么还哭,你妈不在就不成?后来我妹妹就将孩子提前接回去了。我们都觉得绝对不应该这样做,应该硬下心肠来。因为在一个班里,这是一个孩子的一种耻辱。你和人家同龄,胳膊腿不少,个子也不矮,你怎么不能自立呢?同学们会耻笑他。过去多子女的时代,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,兄弟姐妹要互相照顾,甚至有些摩擦,要在矛盾中共存,要能够求同存异。这些东西在生存中自然地慢慢就学会了。在跟哥哥吵架,然后和解之后懂得了怎么相处,然后把从家庭里学会的东西带到学校里,就会有交往能力。现在这第一堂课没有了。所以我再次强调,在我们这样一个独生子女社会,有一个强制性的一年寄宿制,是一件非常要紧的事情。

我还有一个想法,曾经写文章发表过,但既没有被采纳,也没有得到广泛的响应。我觉得服兵役是非常要紧的事情。让更多的人服兵役,这样就能够缩短兵役的时间。服兵役的年头中国比国外长,短些就能够给更多的青年提供机会服兵役。服兵役对我们这个独生子女社会有一项特殊的功能。除了学习军事本领保卫国家,部队还是一个锻炼人格的大熔炉。不仅对于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的好处非常大,还有助于社会不同阶层的子弟的交往。这是人生一笔非常重要的资源。一个人如果有几个贫困的朋友,有几个农村出身没有机会上大学的朋友,有几个十八九岁交下的朋友,能够从他们身上知道很多事情。这样,北京的人和农村的人、富有的人跟贫困的人都经过部队中的交往,对中国整个社会的融合,对每个人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好处太大了。

(本文是作者在母校北京八中的演讲,摘自《博览群书》2005年第6期,原题为:“应试教育产生的原因与独生子女性格改善的手段,本刊有删节。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